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7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地球科学领域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 4月和12月分别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评估和建设验收。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实验室为解决石油工业上中游产业的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在国内 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油气资源与探测基础性研究平台。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通过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石油工程的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探索油气资源与探测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我国油气勘探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探测技术、培养可满足复杂条件油气勘探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实验室的总体定位,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为:①通过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努力解决制约我国油气勘探的重 大理论和技术难题,为保障国家油气安全做出实质贡献,成为油气资源与探测领域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基地。②利用自主研发的实验平台和我国复杂且相 对独特的油气地质条件,探索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油气资源与探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基地。③凝聚和培养一支占据国际前沿、能够解决油气 资源与探测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研究群体。④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成为我国油气资源与探测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和窗 口。
根据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油气资源探测整体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实验室以复杂条件油气成藏理论和探测技术为核心,设置了五个研究方向:盆地演化与油气资源分布、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地球物理、油气钻探理论与技术、油气测井理论与方法。
实验室围绕上面五个研究方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逐步建设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人员队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 院士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才工程”一、二层次和国家级人选5人。
现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热诚欢迎广大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积极应聘。具体事项如下:
一.应聘条件
1.年龄不超过55周岁(特殊情况下不超过60周岁,院士不受年龄限制);
2.矿产资源与探测领域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公认的知名专家。
3.学术造诣高,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就,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5.对本实验室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整体和长远构想;
6.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原则上须在职工作九个月以上。
二、岗位职责
1.聘期五年,连任不超过两届;
2.全面负责实验室发展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3.全面负责实验室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
4.领导实验室在队伍建设、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方面做出成绩。
三.工作目标
1.在聘期内组织承担国家(含国际合作)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含专利、学术论文与专著及国家和国际科技成果奖励)。
2.吸引和支持优秀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发展,形成一只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3.实验室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实验室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室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四.待遇
经考核聘用后,按照国家及中国石油大学有关规定提供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及相应校内岗位津贴。对校外受聘者并调入我校的享受我校引进人才政策。
五.聘任程序
1.报名截至日期为2011年5月10日。通过初审者,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2.应聘者报名时需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1)个人简历(附个人照片)
(2)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简介和代表性论文
(3)三封国内外知名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封必须为应聘者现就职单位知名教授或研究员的推荐信
(4)应聘后五年工作设想及预期目标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董朝霞、王子军
联系电话:89733060、89733411
传 真:89733060
电子邮件:renshichu@cup.edu.cn、dzx@cup.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
邮 编:102249